91日韩亚洲永久免|成人字幕AV|亚洲高清无A一区二区三区|97国产在线

首頁 > 新聞 > 正文

一文讀懂 | 亞洲主要城市PM2.5貢獻來源

時間:2023-08-29 10:12

來源:亞洲清潔空氣中心

亞洲清潔空氣中心(CAA)于2022年編制《大氣中國》系列報告的特別篇“十年清潔空氣之路,中國與世界同行”,該報告覆蓋了六組指標(biāo),包括空氣質(zhì)量、空氣污染物排放、溫室氣體排放、能源、交通運輸和重點工業(yè)行業(yè)。其中亞洲主要城市PM2.5貢獻來源的專題報告對東亞、東南亞、南亞等地主要城市最新的PM2.5源解析研究結(jié)論進行了綜述。

亞洲清潔空氣中心(CAA)于2022年編制《大氣中國》系列報告的特別篇“十年清潔空氣之路,中國與世界同行”,通過指標(biāo)圖集的方式呈現(xiàn)了中國過去(特別是關(guān)鍵十年)在清潔空氣與氣候變化領(lǐng)域的進展和成績,并通過與東亞、南亞、東南亞國家、以及歐美典型國家對比,提供互鑒,并識別未來的改進方向。

該報告覆蓋了六組指標(biāo),包括空氣質(zhì)量、空氣污染物排放、溫室氣體排放、能源、交通運輸和重點工業(yè)行業(yè)。同時,在主報告之外,CAA團隊與相關(guān)領(lǐng)域的科研團隊和專家合作編撰專題報告和文章。

亞洲主要城市PM2.5貢獻來源的專題報告由美國克拉克森大學(xué)的Philip K. Hopke教授完成,對東亞、東南亞、南亞等地主要城市最新的PM2.5源解析研究結(jié)論進行了綜述??紤]到采樣時間和新冠疫情影響,報告覆蓋2015年-2019年發(fā)表結(jié)果,選取最佳可得信息進行分析,并做了相應(yīng)的準(zhǔn)確性評估。報告覆蓋國家和城市的范圍如表1。

表1 報告覆蓋的國家和城市

微信圖片_20230829101522.png

基于綜述報告和部分中國城市官方發(fā)布的源解析結(jié)果,CAA對比分析了亞洲主要城市PM2.5源解析結(jié)果(如圖1)并撰寫本文,旨在為亞洲城市的PM2.5污染來源提供概覽,識別共性與特征,為亞洲城市決策者和其他相關(guān)方提供信息參考,以制定針對性治理策略、開展相關(guān)領(lǐng)域的國際合作。

微信圖片_20230829101523.png

圖1 亞洲主要城市PM2.5源解析結(jié)果(基于綜述報告和官方發(fā)布最新可得年份數(shù)據(jù))

主要發(fā)現(xiàn)

01 移動源是大部分城市PM2.5的主要貢獻源

移動源對亞洲主要城市PM2.5的貢獻比例范圍為8%(河內(nèi))-52%(深圳),平均貢獻比例為28.4%,是大多數(shù)城市PM2.5的主要貢獻源。17個研究對象城市中,15個城市的移動源貢獻比例高達20%及以上,如圖2。其中北京、上海、成都、南京、武漢、廣州、深圳、德里、雅加達這些大型城市的移動源對PM2.5的貢獻比例都高居首位,貢獻比例范圍為27.4%(南京)-52%(深圳);在西安、香港、首爾、馬尼拉、吉隆坡和烏蘭巴托,移動源貢獻也十分突出,比例范圍高達20%(馬尼拉)-30.7%(烏蘭巴托),是PM2.5的次要貢獻源。

微信圖片_20230829101523_1.png圖2 亞洲主要城市交通源對PM2.5的貢獻

從時間序列上看,在部分超大城市中移動源對PM2.5污染的貢獻比例也在不斷提升,包括德里、廣州、北京(如圖3)。其中北京的交通源貢獻逐漸凸顯,從2013年的31.1%上升到2020年的46%;廣州的交通源貢獻從2018年的25.5%升至2021年的29.8%;德里的交通源貢獻則從2013-2016年的16%升至2016-2017年的34.6%。

微信圖片_20230829101523_2.png圖3 北京、廣州和德里的移動源對PM2.5的貢獻

02 船舶排放對港口城市PM2.5貢獻不容忽視

在上海、深圳、香港三座港口城市的源解析研究中都發(fā)現(xiàn),移動源中船舶的排放不容忽視,例如,2020年上海市船舶排放對PM2.5的貢獻為3.2%;2014年深圳市遠洋船舶對PM2.5的貢獻為5.3%;2015年香港的船舶對PM2.5的貢獻為12%。這是因為遠洋船舶通常使用硫含量較高的柴油作為燃料,大氣污染物排放水平較高。

此外,對于港口或近海城市來說,天然源海鹽粒子也是重要的PM2.5來源。深圳、馬尼拉、雅加達、吉隆坡、河內(nèi)、孟買這些城市的PM2.5來源中存在海鹽粒子源,貢獻比例范圍是5%-22%,平均貢獻比例為12%,如圖4。

微信圖片_20230829101523_3.png

圖4 亞洲港口城市海鹽粒子對PM2.5的貢獻

03 中國清潔空氣政策對典型城市PM2.5濃度貢獻來源的影響

北京

過去十年,北京市實施了《北京市2013-2017年清潔空氣行動計劃》和《北京市打贏藍天保衛(wèi)戰(zhàn)三年行動計劃》,空氣質(zhì)量得到明顯改善。PM2.5年均濃度從2013年的89.5 μg/m3降至2022年的30 μg/m3,降幅達66.5%。隨著大氣污染防治的深入推進,北京市的PM2.5來源結(jié)構(gòu)也發(fā)生了顯著的變化。

根據(jù)北京市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局在過去十年發(fā)布的三次PM2.5源解析結(jié)果發(fā)現(xiàn),移動源對PM2.5的貢獻率持續(xù)上升,燃煤和工業(yè)源貢獻率持續(xù)下降,揚塵源在2016-2017年間有小幅上升后在2020-2021年大幅下降,生活面源貢獻率逐漸凸顯,如圖5。

在所有貢獻源中,比例降幅最顯著的是燃煤源,從2013年的22%降到了2020年的3%。在過去十年間,北京市積極推進能源結(jié)構(gòu)低碳轉(zhuǎn)型,累計完成4萬蒸噸燃煤鍋爐清潔能源改造、130余萬戶居民“煤改清潔能源”,淘汰燃煤機組272.5萬千瓦。全市煤炭消費量由2012年的2179.6萬噸下降到2021年的131萬噸,從根本上遏制了燃煤產(chǎn)生的大氣污染。

微信圖片_20230829101523_4.png圖5 北京市三次PM2.5來源解析結(jié)果

廣州

近年來,廣州市不斷加強大氣污染防治工作,PM2.5年均濃度持續(xù)下降。2021年,廣州市PM2.5年均濃度為24 μg/m3,實現(xiàn)了世界衛(wèi)生組織的第二過渡期目標(biāo)值(25 μg/m3),相比2013年下降了54.7%,連續(xù)5年穩(wěn)定達到國家二級標(biāo)準(zhǔn)。

近幾年的PM2.5源解析結(jié)果顯示,同北京相同,廣州市燃煤源的貢獻比例顯著下降,從2018年的22.2%下降到12.9%,移動源、面源、自然源和揚塵源的貢獻率有所上升,而且移動源的貢獻比例居高不下,工業(yè)工藝和生物質(zhì)燃燒源比例變化不大,如圖6。

“十三五”期間,廣州市不斷壓減煤炭消費總量,相比2015年,煤電裝機比重下降了32.5個百分點,燃煤鍋爐由“十二五”初的約1400臺下降至30臺且污染排放全部達到燃氣標(biāo)準(zhǔn)。

微信圖片_20230829101523_5.png圖6 2018-2021年廣州市PM2.5來源解析結(jié)果

上海

2013年以來,上海市全面落實推進《上海市清潔空氣行動計劃(2013-2017)》,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取得顯著成效,并走在全國前列。2022年P(guān)M2.5年均濃度達到25 μg/m3,較2013年的62 μg/m3下降了60%,PM2.5濃度為有監(jiān)測記錄以來的最低值,提前實現(xiàn)“十四五”規(guī)劃中穩(wěn)定達到國家二級標(biāo)準(zhǔn)的目標(biāo)。

隨著大氣污染防治政策和標(biāo)準(zhǔn)的逐漸加嚴,上海市PM2.5的源解析結(jié)果也發(fā)生了顯著變化,如圖7。其中機動車的貢獻濃度總體呈下降趨勢,在2016-2018年期間下降幅度明顯,這得益于上海市在《上海清潔空氣行動計劃(2013~2017年)》實施期間大力淘汰黃標(biāo)車和老舊車輛、推廣新能源汽車等措施,在此期間,上海市淘汰了黃標(biāo)車33萬輛、老舊車12.5萬輛、國三柴油車近九萬輛。此外,隨著《上海市清潔空氣行動計劃(2018-2022年)》中岸電和清潔能源替代、內(nèi)河船舶污染控制等船舶污染防治措施效果的落地,船舶排放源的貢獻濃度在2018-2020年期間出現(xiàn)了下降的趨勢。

微信圖片_20230829101523_6.png

圖7 2016-2020年上海市PM2.5來源年均貢獻濃度

圖源:趙倩彪等,2022

深圳

自2013年出臺《深圳市大氣環(huán)境質(zhì)量提升計劃》以來,深圳市的空氣質(zhì)量得到了顯著改善,到2019年,深圳市的PM2.5濃度降低到24 μg/m3,成為我國首個達到了世界衛(wèi)生組織PM2.5第二階段過渡目標(biāo)(25 μg/m3)的超大城市。

在空氣質(zhì)量改善的同時,深圳市的PM2.5來源結(jié)構(gòu)也發(fā)生了變化。三個不同觀測時間的結(jié)果顯示(表2),過去十年間,深圳市機動車和船舶對PM2.5的貢獻率都呈下降趨勢,這與深圳市2015年淘汰全部黃標(biāo)車、全面推廣新能源公交大巴和純電動出租車,以及2019年起要求進入珠三角排放控制區(qū)深圳管轄范圍區(qū)域內(nèi)的船舶全部使用硫含量≤0.5%的燃油等措施密切相關(guān)。

表2 不同時間段深圳市機動車與船舶對PM2.5的貢獻比例

微信圖片_20230829101523_7.png

香港

香港從2011年起開始監(jiān)測環(huán)境PM2.5濃度。在2011年至2015年間,香港的PM2.5濃度呈下降趨勢。2015年香港PM2.5的源解析結(jié)果顯示,所有來源對PM2.5濃度貢獻的月變化都呈冬季升高、夏季降低的趨勢。其中船舶柴油貢獻為12%,且從8月開始有降低的趨勢,如圖8。主要因為香港從2015年7月開始實施遠洋船舶在香港停泊時必須使用含硫量低于0.5%的船用燃料的規(guī)定,而之前的含硫量規(guī)定是低于2.6%,說明該政策在船舶污染控制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。

微信圖片_20230829101524.png

圖8 2015年香港PM2.5污染來源月變化

圖源:王怡然等,2020

參考文獻

[1]北京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局,2018,http://sthjj.beijing.gov.cn/bjhrb/index/xxgk69/zfxxgk43/fdzdgknr2/ywdt28/xwfb/832588/index.html

[2]北京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局,2021,http://www.beijing.gov.cn/gongkai/shuju/sjjd/202109/t20210907_2485970.html

[3]北京市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局,2023,http://sthjj.beijing.gov.cn/bjhrb/index/xxgk69/zfxxgk43/fdzdgknr2/ywdt28/xwfb/326013559/index.html

[4]成都市環(huán)境保護局,《成都市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—2013-2017年成效評估報告》,2018.

[5]廣州市人民政府,《廣州市能源發(fā)展“十四五”規(guī)劃》,2022,https://www.gz.gov.cn/zwgk/ghjh/fzgh/ssw/content/post_8585482.html.

[6]廣州市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局,2018,http://sthjj.gz.gov.cn/ysxw/content/post_5283732.html.

[7]廣州市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局,2019,http://sthjj.gz.gov.cn/gzdt/content/post_7362453.html.

[8]廣州市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局,2020,http://sthjj.gz.gov.cn/gzdt/content/post_8102000.html.

[9]廣州市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局,2021,https://www.gz.gov.cn/zwfw/zxfw/gysy/content/post_8727683.html.

[10]林楚雄,姚沛廷,彭杏等. 深圳市城區(qū)冬季大氣PM2.5在線來源解析[J]. 中國環(huán)境科學(xué), 2023, 43(02):506-513. DOI: 10.19674/j.cnki.issn1000-6923.20221028.001.

[11]南京市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局,2015,http://www.cneb.gov.cn/2015/05/18/ARTI14319239 15458414.shtml.

[12]上海市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局,2015,http://www.gov.cn/xinwen/2015-01/07/content_2801872.htm.

[13]深圳市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局,2015,http://meeb.sz.gov.cn/xxgk/qt/hbyw/dqzlgl/content/post_ 2040225.html.

[14]蘇翠平,孫逸飛,曹禮明等. 加入SOA示蹤的深圳大氣PM2.5受體模型源解析[J]. 中國環(huán)境科學(xué), 2020, 40(12):5124-5132. DOI: 10.19674/j.cnki.issn1000-6923.2020.0564.

[15]孫天樂,鄒北冰,黃曉鋒等. 深圳市大氣PM2.5來源解析[J]. 中國環(huán)境科學(xué), 2019, 39(01):13-20. DOI: 10.19674/j.cnki.issn1000-6923.2019.0002.

[16]王怡然,袁自冰,趙愷輝等. 粵港澳大灣區(qū)PM2.5本地與非本地污染來源解析[J]. 環(huán)境科學(xué)學(xué)報, 2020, 40(05): 1560-1574. DOI: 10.13671/j.hjkxxb.2020.0009.

[17]武漢市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局,2016,http://hbj.wuhan.gov.cn/fbjd_19/xxgkml/zwgk/hjjc/jcxx/202004/ t20200427_1143623.html.

[18]西安市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局,2017,https://weibo.com/ttarticle/p/show?id=23093510008 14131450931794129.

[19]趙倩彪,胡鳴,伏晴艷. 2016~2020年上海市PM2.5化學(xué)組成特征和來源解析[J]. 中國環(huán)境科學(xué), 2022, 42(11):5036-5046. DOI: 10.19674/j.cnki.issn1000-6923.2022.0214.

[20]Health Effects Institute, State of Global Air 2020, 2020, https://www.stateofglobalair.org/sites/ default/files/documents/2020-10/soga-2020-report-10-26_0.pdf.

[21]Eun Ha Park, Jongbae Heo, Ho Kim, Seung-Muk Yi, Long term trends of chemical constituents and source contributions of PM2.5 in Seoul, Chemosphere, Volume 251, 2020, 126371, https://doi.org/10.1016/j.chemosphere.2020.126371.

[22]Hien, P., et al. 2021. A Comparison Study of Chemical Compositions and Sources of PM1.0 and PM2.5 in Hanoi. Aerosol and Air Quality Research 21, 210056.

[23]GBD 2019 Risk Factors Collaborators. 2020. Global burden of 87 risk factors in 204

countries and territories, 1990–2019: 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

Study 2019. Lancet 396:1223-1249; doi.org/10.1016/S0140-6736(20)30752-2.

Gunchin, G., Manousakas, M., Osan, J., Karydas, A.G., Eleftheriadis, K., Lodoysamba, S., Shagjjamba, D., Migliori, A., Padilla-Alvarez, R., Streli, C. and Darby, I. (2019). Three-Year Long Source Apportionment Study of Airborne Particles in Ulaanbaatar UsingX-Ray Fluorescence and Posi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. Aerosol Air Qual. Res. 19: 1056-1067. https://doi.org/ 10.4209/aaqr.2018.09.0351.

[24]Jain, S., Sharma, S.K., Vijayan, N., Mandal, T.K., 2020. Seasonal characteristics of aerosols (PM2.5 and PM10) and their source apportionment using PMF: A four year study over Delhi, India.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262, 114337. https://doi.org/10.1016/j.envpol.2020.114337.

[24]Jamhari, A.A., et al. 2022. Seasonal variation and size distribution of inorganic and carbonaceous components, source identification of size-fractioned urban air particles in Kuala Lumpur, Malaysia. Chemosphere 287, 132309.

[25]Pabroa, P.C.B., et al. 2022. Characterization, source apportionment and associated health risk assessment of respirable air particulates in Metro Manila, Philippines. Atmospheric Pollution Research 13, 101379.

[26]Police, S., et al. 2018.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source apportionment of PM2.5 and PM2.5–10 in Trombay (Mumbai, India), a coastal industrial area. Particuology 37, 143–153.

[27]Shivani Gadi, R., et al. 2019. Seasonal variation, source apportionment and source attributed health risk of fine carbonaceous aerosols over National Capital Region, India. Chemosphere 237, 124500.

[28]Vital Strategies, 2022. Main Sources of Air Pollution in Jakarta, available from: www.vitalstrategies.org/source-apportionment-report.

[29]Wang Y R,Yuan Z B,Zhao K H,et al.2020.Quantitative apportionment of local and non-local contributions to PM2.5 in the Guangdong-Hong Kong-Macao Greater Bay Area[J]. Acta Scientiae Circumstantiae,40(5) : 1560-1574.


編輯:李丹

  • 微信
  • QQ
  • 騰訊微博
  • 新浪微博

相關(guān)新聞

網(wǎng)友評論 人參與 | 條評論

版權(quán)聲明: 凡注明來源為“中國水網(wǎng)/中國固廢網(wǎng)/中國大氣網(wǎng)“的所有內(nèi)容,包括但不限于文字、圖表、音頻視頻等,版權(quán)均屬E20環(huán)境平臺所有,如有轉(zhuǎn)載,請注明來源和作者。E20環(huán)境平臺保留責(zé)任追究的權(quán)利。
媒體合作請聯(lián)系:李女士 010-88480317

010-88480329

news@e20.com.cn

Copyright ? 2000-2020 http://www.hncyyoule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

中國大氣網(wǎng) 版權(quán)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