時間: 2015-09-15 10:43
來源: 中國水網(wǎng)
作者: 唐建國
這么多的積泥,不清出來,還能夠流水嗎?不清出來,這些積泥就進河道了
其次,管道檢測要定期。
目前我國已經(jīng)出臺了排水管道檢測標準,檢測的目的是為了掌握管道的狀況,并要對它進行評價。我國的排水管道結構性病害、功能性病害是非常嚴重的,唐建國用“觸目驚心”四個字來形容目前的管道病害。他提倡要用現(xiàn)代化的手段,對管道進行定期檢查。檢查的目的是摸清管道存在的問題,其意義與我們定期體檢一樣重要,國外均將管道檢測作為一項重要工作。國內(nèi)很多城市已擁有,并掌握了國際現(xiàn)代檢測設備和技術,國內(nèi)也在大力發(fā)展相關設備和技術。只有檢測了,才能夠給管理部門提供看得見的地下管道實景,為科學決策提供依據(jù)。
看了管道內(nèi)部檢測實景,你相信這種管道還能夠發(fā)揮作用嗎?
再次,病害整治要跟上。
管道病害一般可劃分為結構性病害、功能性病害。結構性病害,即影響結構強度、使用安全和壽命的病害,如裂縫、腐蝕、脫節(jié)、塌陷等;功能性病害指影響排水功能的病害,如積泥、倒坡等。這些都需要依靠現(xiàn)代檢測手段,通過定期檢測檢測出來。病害檢測出來,還需要進行病害程度的評價和分級,分急、中、緩,目的是 “有病要趕緊治”。做到“定期查體”,一則能夠有效“預防疾病”,有病抓緊治,才能夠不至于把小病拖成大病。唐建國用一組德國數(shù)據(jù)來證明檢測和病害整治的重要性。德國目前公共排水管道長度達54萬公里,經(jīng)過檢測,認為在近期和中期需要進行病害整治的數(shù)量達17%。與此相比,我國排水管道需要病害整治的比例,恐怕就遠不止17%了。目前排水管道非開挖修理日益受到重視,這為把“病害整治跟上”提供了堅實的技術支撐。
非要等到路塌了再修嗎?但是不知病害,只能夠等到路塌了。
用“翻轉法”修出來的管道和檢查井
最后,GIS系統(tǒng)要動態(tài)。
唐建國認為,我國目前大部分城市的排水管理部門對排水管道的掌控依據(jù),只有圖紙,一些城市雖說建立了排水管道地理信息系統(tǒng)——GIS。這些GIS也多是管徑、標高、長度、管材等屬性,維護管理信息是沒有包括在內(nèi)的。要與維護管理相結合,并為管理提供依據(jù),就不但要建設GIS,而且要結合前述維護管理要求,將GIS動態(tài)化。這是提升管理水平的重要基礎。
唐建國總結,管網(wǎng)建設必須要有一套嚴格的制度來規(guī)范運行管理。管網(wǎng)建設工作任重道遠,建設要高度重視,從沒有到有。但是有的目的是,給城市提供一套能用的排水管道,新建能用的標準是:不漏、不破、不塌、不變形、順暢流動。這就要求,排水管道建設一定要把好管材、基礎、接口和回填關。同時加強排水管道養(yǎng)護和檢測工作,既要養(yǎng)生又要治病,加強預防性修理,為管網(wǎng)建設建立健康檔案。
唐建國指出,總的來說政府對管道是很重視的,近兩年國家出臺了一系列關于排水管道建設、管理方面的政策:2013年3月25日國務院辦公廳發(fā)布《關于做好城市排水防澇設施建設工作的通知》(國辦發(fā)【2013】23號);國務院2013年9月6日,《國務院關于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意見》(國發(fā)【2013】36號);2014年1月1日施行的國家《城鎮(zhèn)排水與污水處理條例》;2014年6月,國務院辦公廳發(fā)布《關于加強城市地下管線建設管理的指導意見》。
對此,唐建國表示了期待:希望排水管道建設能夠迎來新的春天、能夠像污水污泥處理一樣得到重視。同時,提供了一份《德國排水管道設施和污水處理狀況介紹》,以其對我國排水管道建設和維護管理提供借鑒。
(本文根據(jù)唐建國在E20環(huán)境平臺第二期“鏗鏘三人行”中的發(fā)言整理)
編輯: 任萌萌
上海市城市建設設計研究總院(集團)有限公司總工程師